星期五, 1月 23, 2009

非戰之罪

「匈奴」一書作者是張國立先生,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從 PTT 看到許多鄉民的淚推而買下。書裡許多段落讓人鼻酸眼眶紅,情緒被書中的人物帶著走,其中的因素,更有些是因為 - 我了解,因為無奈所以才跟著難過;內容除了描述戰爭外還有感情,其實就是述說一個人的心境及面對自己時的所產生的矛盾與掙扎。



「善戰者求戰,他的舞台在沙場,但功名利祿之成就卻牽涉到許多非戰之罪及非一已所能控制的機緣」

在台灣,許多的工程師是絕對的技術本位,將所有的心思氣力放在工程技術的追逐上,接著一廂情願的以為只要將技術的東西搞好,案子作出來,總有變成千里馬的那天,等待遇到伯樂的賞識,跟著就一路飛黃騰達上去。只是,早晚總會有那麼一天,這樣一廂情願的想法會讓你很鬱悶,因為非但沒有你想的順利,也許還會發現那些你認為能力不如你的人卻早已經在你之上,更比你得到很多的關愛。憤恨之後,也許你還是不解,但 是事實就是如此,除了技術,也許你在其他方面並不完善,連帶讓你的主管忽略到你原有的優點,可惜了。

懂得做人,打點好關係,知道如何與人溝通,提升自己的形象,形象即是假象,虛情假意是必要之惡,也是必要之善,別鑽牛角尖在虛假兩字,在不失大方向,不偏離大原則下,如果能讓別人開心,別人也讓你開心,何樂不為呢。在專業能力之外,還必須將管理的觀念帶入。「管、理」就是「關心、調整」,所以:

「管理自己的情緒」「管理和其他同事及主管的關係」「管理和其他人之間的溝通管道是否順暢」「管理別人眼中看到的你」,有不完善的地方則立刻調整,八面玲瓏是也。

「河間王府已沒落,隔街的公孫侯府卻是道賀的川流不息」「公孫家交往的朝廷高官愈來愈多」

「廢話,李廣封不了侯不是因為他的命不好,是他不會搞關係,連我一個匈奴人都知道沒人在朝廷上撐腰,會打仗有個鬼用」

「要是李廣能有提莫呼的嚮導隊在,說不定趙食其會因李廣而一戰封侯」

「光會打仗是沒有用的,你曾拜當今宰相為師嗎?你到大將軍府送過禮嗎?你認識幾個皇帝身邊的侍中?」「多謝先生一番指導,李陵心內的結才豁然而解,不過人生自有定數,我李家歷代都志在沙場,和朝廷官員交際卻始終做不來,這是先生說的命哪!」

「李力覺得將領間的不合會影響戰力,可是他依然沒有勸阻李陵。李廣一家都太自負了,這是李家個個為英雄的本錢吧!」

自負是當英雄的本錢,但是單有自負是無法成就大業的,是運命使然嗎,李廣祖孫倆都因沒有打好關係,無法得到支援,終至失敗。飛將軍李廣以自殺了結一生,其孫李陵兵敗詐降於匈奴,武帝卻誅殺九族,自此李氏一族沒落。

知道是一回事,能不能作到又是另當別論,每個人的個性不同,很多事勉強不來,只能說儘量為之。話說回來,有另一種人,能力不足,不去思考如何提升能力,卻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逢迎巴結,別當這種人,名聲會不好。

漢武帝是個混帳傢伙,不過成就豐功大業的有哪個人不是混帳,只不過,永遠都是勝者王,敗者寇,歷史是由最後存活的人製造,這就是我們讀的歷史。

沒有留言: